为坚决遏制不法贷款中介乱象,防范化解信贷领域廉洁风险与合规隐患,东海农商银行纪委聚焦突出问题、着力解决问题,扎实开展不法贷款中介专项整治工作,聚焦监督协同与长效治理两大关键环节精准发力,不断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为该行各项业务保驾护航。
深化监督贯通协同,凝聚专项整治合力
东海农商银行纪委坚持内外联动、上下协同,以多元监督融合破解整治难题,确保专项整治精准高效推进。
一是完善贯通机制,提升信访质效。建立纪检、合规、审计“三位一体”监督机制,通过信息共享、线索移交、联合核查等方式,推动监督资源深度融合,实现对员工行为、资金流向、合规管理的全方位穿透式监督。注重发挥审计、财务、合规等部门的专业优势,对专业领域疑难复杂问题,加大联动配合,准确发现违纪违法问题。二是搭建审计模型,开展数据核查。针对贷款管控中存在的不当违规行为,围绕条线、产品、机构等维度,根据常态化监测的疑点客户、首贷不良客户、不良贷款客户等样本,利用审计系统,构建不法贷款中介常态化监测模型,对2025年贷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跑批。同时,针对行内员工与可疑中介跨机构资金往来核查难题,积极主动对接金融监管局建立协同机制,围绕查询部分重点关注员工及其近亲属与可疑中介在他行的账户资金流水,精准锁定资金划转轨迹,核查员工是否存在与中介利益输送、资金勾兑等问题。三是依托合规系统,做实专项排查。协同合规管理部开展员工与客户非正常资金往来专项排查,依托省版合规管理平台,排查员工疑点数据,重点关注该行员工存入现金与信贷客户支取现金冠字号一致的疑点数据,通过查询交易双方的该笔流水影像,调阅监控及传票影像,登录冠字号码系统调阅冠字号匹配度等系列方式进行核查。
优化信贷流程建设,构建长效防治机制
东海农商银行坚持“整治治标、机制治本”,针对部分客户因还款压力依赖中介垫资的痛点,通过优化信贷服务、健全合规体系,从源头压缩不法贷款中介生存空间。
一是加大中长期贷款的投放。站在客户的角度设计金融产品,以各月到期短期贷款为基数,转化率不低于70%,避免因期限与经营周期不匹配导致的人为逾期,通过客户分层,差异化设置贷款期限,延长客户用信期限增强黏性,合理展期缓解还款压力,有效打击非法中介。二是推广无还本续贷与应急转贷资金应用。简化审批流程,减少客户转贷成本,对于符合条件的到期贷款“应续尽续”,对于不符合续贷条件的推荐政策性转贷资金,为暂时出现还款困难的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提前两个月通过电话、短信、微信提示客户到期信息及操作流程,确保平稳过渡,有效降低客户对不法中介的依赖。
开展多元化宣传,筑牢合规思想堤坝
东海农商银行纪委以“合规筑基、作风塑形”为核心,强化员工合规意识,筑牢合规发展根基,促进全行业务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规范员工行为。建立员工与中介关联行为“负面清单”,明确禁止员工为中介引流、收受中介利益、与中介发生非正常资金往来等行为,健全员工管理制度体系,制定《员工异常行为管理办法》《案件风险防控负责机制管理办法》等;实施员工互保的案防共建制度,全员签订《案防联保责任书》,形成案防监督网络体系,强化对员工管理监督。二是深耕合规文化。召开不法中介警示教育的专题会议、合规案防警示教育大会、合规案防培训会等,宣导不法贷款中介危害,通过行内外典型案例提高全员思想认识,强化员工风险防范能力。三是履行社会责任。提高打击不法贷款中介主题宣传的物力财力要素投入,利用网点的营业厅电视、电子显示屏投放宣传标语。持续开展客户教育引导,实现网点“拒绝不法贷款中介”宣讲牌全覆盖,通过微信公众号曝光中介骗局、网点宣讲、业务办理时提示等多种方式,向客户普及不法贷款中介的危害及正规信贷渠道,提升客户风险识别能力,从需求端切断中介获客链条。组织户外宣传活动,走进学校、社区等人员密集区域,通过互动问答、发放宣传折页等形式,帮助金融消费者增强风险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张正全



